登录 | 注册 | 其他帐号一键登录:
广 告
搜索
得意生活-武汉生活消费社区 版块 辣妈学童 ?一个关于孩子生活中 很不错的现象故事,值得家长借鉴!

请输入电梯楼,名称

提交
取消

确认要删除?

确定
取消
查看: 922|回复: 2
go

[家长交流] ?一个关于孩子生活中 很不错的现象故事,值得家长借鉴!

Rank: 7Rank: 7Rank: 7 

UID
1488270 
帖子
64 
精华
金币
101  
威望
0  
注册时间
2019-8-16 
发表于 2019-12-12 09:35 |显示全部帖子
亲子教育 生活感悟 育儿分享
标签
创建标签

武汉美食

提交
一个关于孩子生活中 很不错的现象故事,值得家长借鉴!

同样的年龄,同样的烦恼。
当妈的每一步,都有看不见的坑,昨天还在努力教孩子学会分享,今天就因为他们的过度慷慨头疼不已。
遇到这样的“不等价交换”,到底应该怎么做?

孩子喜欢上“交换”是长大的信号

这样的情况,喆同学也遇到过。
喆一两岁时,我给他海淘了好几套大小颗粒的乐高积木,为了让他喜欢上乐高的搭建,这几年我没少去引导,但Z终他只喜欢磁力片和普通积木,对乐高一点兴趣都没有。
上大班时,两个小朋友来我家玩,其中一个拿的是个托马斯小汽车,喆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求分享。Z后搬出一套乐高积木说:“你喜欢乐高,我拿这套农场跟你汽车玩好不?”
嗯,通过这样的方式,他得到了那辆心仪的小汽车,开开心心把它放到了自己的“托马斯”停车场。
这种明显价值不对等的交换发生过几次后,我开始琢磨:怎么孩子突然就迷上跟别人换东西了?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这不是“突然迷上”,而是一个长大的信号。

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提出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:敏感期。
儿童在每个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,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,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,很耐心,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。这种能力就是敏感期。
从出生到6岁,孩子会出现很多个有代表性的敏感期,包括视听、语言、运动、行为、秩序、阅读等等。4岁到6岁的一个重要敏感期就是“人际关系敏感期”。
从幼儿园中班到小学一年级左右,孩子开始喜欢谈论他们在幼儿园认识的同学,开始交朋友,开始表达“我Z好的朋友是某某某”,开始跟喜欢的小伙伴交换物品,这些都是进入人际关系敏感期的表现——让父母头疼的交换,其实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之一。

孩子的心里,不存在“吃亏的交换”

让家长头疼的不是交换,而是孩子遇到的那些不等价交换。
孩子用便宜的换了贵的,担心他学会占便宜;孩子用贵的东西换了便宜的,家长自己又心理不平衡。
可孩子的世界和大人是截然不同的。

大人衡量一个交换匹不匹配的标准,往往就是物品的价格,可孩子喜欢一件玩具、一本书、一件衣服,喜欢的是这些东西本身,一片动物园捡来的孔雀羽毛也可能是宝贝,跟价格无关。
所以,这个人是我的好朋友,跟他交换我很开心就足够了,他们不会考虑交换的东西价格是不是匹配,更不会觉得“吃了亏”。
所谓的“吃亏”,是大人世界里的价值观。成年人不会用一颗钻石去换一枚塑料发夹,但对于孩子来说,一颗钻石和一枚发夹的价值没什么不同。

逼孩子换回去,可能得不偿失

很多家长纠结的是,孩子在交换里吃了亏,要不要让他换回去?
我的建议是:Z好不要。
朋友球球妈分享过一次儿子球球换东西的事。
当时,球球用自己的大百科书跟好朋友换了个书签。球球妈看到后批评了球球,球球很难过,第二天拿书签换回了自己的书。
球球妈还打算给球球讲讲道理,结果球球很难过地哭了。他说“XXX(跟他换书的小朋友)不会再跟我做好朋友了。”
球球妈很意外,她说她以为球球拿回书会很开心,没想到他更在意的是跟小伙伴的友情。
球球妈觉得自己做错了。她跟球球道了歉,两个人一起做了一个“送给XXX”的小书签别在书里,球球把那本书重新送给了好朋友。

对孩子来说,契约精神比物品的价值更重要。父母要守护好这种契约精神。
孩子之间的交换,就是他认同的一种人际交往方式,也是性格养成的一部分。
因为价格的不对等(他自己是不知道的),被要求换回礼物,孩子会觉得和好朋友交换(或者说分享)礼物是错的,那他以后是不是就不会再那么乐于去交换和分享了?甚至不愿意交朋友、回避和小伙伴互动。
逼着孩子换回那件看上去更贵的礼物,似乎弥补了损失,却可能会影响孩子建立正常的、良好的人际关系,给孩子成长造成的“损失”也许更大。

教孩子学会交换,试试“画格子”

除了守护好孩子的契约精神,父母还可以做些什么呢。
我觉得,在孩子的第一次交换行为发生时,就可以给他们进行交换教育了。
给孩子的交换教育,有以下几个建议:
1
让孩子懂得交换的含义
四五岁的孩子有时候是不太懂交换的含义的,所以孩子会“一时兴起”就去换东西,有些孩子换完了还会反悔。
家长应该孩子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规范,要让孩子明白交换是人们自愿自发进行的等价基础上的以物换物,交换行为发生了,就达成了一个契约,所以交换是要慎重考虑的。

2
教会孩子认识钱和价格
孩子会拿400块的玩具去换一本旧书,跟他们在商场闹着一定要买某个玩具一样,即使你说“妈妈没有钱这个玩具太贵了”他还是想要,因为孩子对钱和价格没有概念。
之前的文章《大小S为一件200块外套吵翻:有远见的父母,都懂得和孩子谈钱》曾提到,父母要跟孩子谈钱,告诉他们钱是怎么来的、怎么使用、如何赚取。
可以带他们去商场超市看看什么是“价格”,价格的高低,可以在家里做一些模拟购物、模拟交换的小游戏,帮助孩子潜移默化地认识价格和价值,慢慢树立自己的金钱观。

3
和孩子一起制定交换规则
既要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支配权,又要避免过多出现不等价的交换,不妨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交换规则。
这里,把我跟喆同学做过的一个画格子法分享给大家。
我跟喆同学、喆爸一起,把他的个人物品包括玩具、书籍、纪念品等进行分类划分。划分的标准是物品价格和特殊价值,比如父母、长辈赠送的礼物,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,购买不到的限量品等。
我们把不同的物品放入不同的“格子”,这里“格子”只是个虚拟概念,比如——
第一个格子是“建议保留的物品,包括喆同学和爸妈认为应该保留的”;
第二个格子是“可以与人分享但不要交换的物品”;
第三个格子是“可以拿来做交换的物品”;
第四个格子是“可以送给朋友的物品”。
画“格子”的过程,其实就是让孩子梳理物品的重要性、价格、价值的过程,画好“格子”,孩子就会知道哪些东西是可以交换和赠送的,哪些物品需要谨慎交换,哪些东西需要跟父母沟通商量,他们也就慢慢学会了取舍。
孩子成长的历程,可能就是父母填“坑”的过程,告诉孩子也告诉自己:慢慢来。

写这篇分享时,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一次不等价交换。那会我也五六岁的样子,特别喜欢绣花的绒线,当时家里缺金黄色的,一个小伙伴说她家有。我就用姨妈在北京带给我的一盒饼干跟她交换了一卷绒线,饼干的价格四五块钱,一卷绒线的也就是一两毛钱,很明显的不对等。
事后爸爸妈妈没说什么,小伙伴的妈妈却在第二天找到了我家,跟我爸妈说明昨天发生的情况后,拿出来一盒一模一样的饼干,是她起早去市里买回来的,记不清她说的原话了,大概意思是说孩子们可以糊里糊涂地交换,大人心里得有数,她家孩子占了钱上的大便宜,家长得想办法弥补回来。
小伙伴的妈妈,情商真的蛮高,既保护了孩子的小世界,又成全了大人的价值世界。所以喆同学如果跟小伙伴发生了“太占便宜”的交换,我也会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弥补给对方,让大人孩子都开开心心一起玩儿。如果孩子问起来,我会坦诚跟他讲这里面的经济差,顺便还上了一堂财商课,也算两全齐美了???
已有 1 人评分小红花 收起 理由
得意妈宝咖 + 5

总评分: 小红花 + 5   查看全部评分

Rank: 24Rank: 24Rank: 24Rank: 24Rank: 24Rank: 24 

UID
237564 
帖子
11795 
精华
金币
15535  
威望
12  
注册时间
2011-11-15 

手机党

发表于 2019-12-12 11:39 |显示全部帖子
全心全意为意粉服务  

Rank: 21Rank: 21Rank: 21Rank: 21Rank: 21Rank: 21 

UID
239219 
帖子
8383 
精华
金币
5065  
威望
2  
注册时间
2011-11-19 

手机党

发表于 2019-12-13 07:17 |显示全部帖子
本站严禁讨论政治,FD,造谣等信息,请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,严禁在互联网上存储、处理、传输、 发布涉密信息,【得意生活管理规定】【会员积分与等级】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确定
关闭
广 告

得意QQ:277027888|Archiver|尝鲜版|分类导航|申请表|得意生活 ( 鄂ICP备12007525号-3 )

清除 Cookies | 联系我们 | 诚聘英才 | 免责声明 | 版权声明 | 广告规范

得意生活 ® 得意 ® 得意DEYI ®

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©2008-2020 Powered by Discuz!

GMT+8, 2024-4-16 18:57 , Processed in 0.064256 second(s), 17 queries , Memcache On.